允道刑事·法律知识库 Logo
首页
法律法规
允道案例
专业文章
罪名分类
登录 →
允道刑事·法律知识库 Logo
首页 法律法规 允道案例 专业文章 罪名分类
登录
  1. 首页
  2. 参考案例
  3. 人民法院案例库
  4. 2024-03-1-169-006某包装材料公司非法经营准许撤回起诉案

2024-03-1-169-006某包装材料公司非法经营准许撤回起诉案

0
  • 人民法院案例库
  • 发布于 2025-03-20
  • 2 次阅读

【2024-03-1-169-006】单位犯罪主观明知的认定

【关键词】

刑事 非法经营罪 单位犯罪 主观故意明知

【基本案情】

2018年开始,为私自印制非法出版物,朱某选(另案处理)与被告单位某包装材料公司法定代表人马某签订租赁协议,租赁某包装材料公司的印刷设备和厂房。租赁合同双方约定,朱某选在租赁期间应严格遵守国家和上海市关于印刷业的法律、法规。朱某选与马某曾协商转让公司事宜,但因资金问题未达成一致。朱某选未取得授权,私下以某包装材料公司名义承接业务,非法经营的获利未进入某包装材料公司账户,仅向某包装材料公司支付设备和场地租赁费。马某对朱某选私自印制非法出版物事先不知情,在得知后即出面制止,并在印刷车间张贴了禁止印刷非法出版物的告示。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指控某包装材料公司犯非法经营罪,向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后申请撤回起诉。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7月13日作出(2019)沪0113刑初2619号刑事裁定:准许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撤回对被告单位某包装材料公司的起诉。裁定已发生法律效力。

【裁判结果】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指控某包装材料公司犯非法经营罪,向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后申请撤回起诉。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7月13日作出(2019)沪0113刑初2619号刑事裁定:准许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撤回对被告单位某包装材料公司的起诉。裁定已发生法律效力。

【裁判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单位犯罪的认定,同样应当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对于单位非法经营罪的认定,要求单位不仅在客观方面违反国家规定,实施非法经营行为,而且应当在主观上具有犯罪故意。主观见之于客观,对于单位犯罪的主观故意,也应当结合客观行为进行判定。

本案中,被告单位某包装材料公司将厂房和印刷设备租赁给了朱某选,朱某选未经被告单位某包装材料公司授权,私下以某包装材料公司名义承接业务,印刷非法出版物6万余本,其非法经营的获利未进入某包装材料公司账户,仅向某包装材料公司支付设备和场地租赁费。某包装材料公司法定代表人马某虽掌握某包装材料公司的营业执照、法人章、银行账户等,但根据同案关系证人续某梅、张某功等人的证言可以印证,马某对朱某选私自印制非法出版物事先不知情,在得知后出面制止,现有证据不能证实某包装材料公司在主观上具有明知和犯罪故意,故不应当认定其构成非法经营罪。公诉机关申请撤回对某包装材料公司的起诉,符合法律规定,应予准许。

【裁判要旨】

对单位犯罪的认定,应当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被告单位对他人冒用自己名义实施非法经营犯罪事先不知情并在知情后及时予以制止,不具有伙同他人共同实施非法经营的主观故意的,不构成非法经营罪。

【关联索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5条

一审: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2019)沪0113刑初2619号刑事裁定(2020年7月13日)

目录

17年专注刑事辩护

  • 允道刑事团队
  • 杭州刑事律师叶斌
  • 浙江允道律师事务所
  • RSS

关于

  • 允道律师
  • 团队主页
  • 团队招聘

支持服务

  • 刑事咨询
  • 网站维护
Copyright © 2024 your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Halo.
浙ICP备1604754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