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
-
(2024 年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
-
(2019 年 7 月) 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
(2021年 3 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1〕第3号-贷款利率的计算方式
-
(2020 年 7 月)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专业文章
-
(2022 年 8 月 )⭐️典型案例:非法放贷构成非法经营罪的认定及界定——微信公众号:刑民刑交叉法律圈
-
(2025 年 2 月)第1424期 【以案释法】王某非法经营案——微信公众号:濉溪检察
-
(2021 年 4 月)专挑女性下手!这起高利放贷非法经营案判了——微信公众号: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
(2024年 7 月)⭐️【以案释法】非法放贷型非法经营罪中的争议问题——微信公众号:学院派专家律师团队
案例整理
案号 | 法院 | 案情 | 定罪量刑 | 借鉴意义 | |||||
---|---|---|---|---|---|---|---|---|---|
(2021)浙01刑终139号 |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 2019年7月至2019年9月期间,被告人林**为获取非法利益,从赖丁全处购买“君子兰”网贷APP后,在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开展网络现金贷业务,以“低利息、放款快”等广告宣传为诱饵,吸引不特定人员借款,以审核费等名义收取高额费用,掩盖借款周期系头尾计入的事实,诱使被害人签订实际得款金额明显低于合同金额的借款合同。该APP运营期间,吸引千余名被害人借款,非法获利65万余元,未遂83万余元。 | 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林**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 注意审查是否存在隐瞒真相构成诈骗的隐患 | |||||
(2021)浙01刑终97号 |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 2014年12月至2017年11月间,被告人何席民作为中介人员,被告人吴**、耿**、祝**、翟海峰、赵作为出借人,被告人周作为中介人员、出借人,以民间借贷为诱饵,实际以“头期利息”、“保证金”、“行业规矩”、“中介费”等名义诱骗被害人签订虚高金额的借款合同以及车辆抵押借款合同、房屋抵押合同等,并制造虚高金额的银行流水,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共计作案43起,非法所得人民币(以下币种同)530万余元;被告人耿对梁某实施暴力行为,后被害人按耿要求还款。 | 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吴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耿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9万元;以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九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10万元。 | 注意审查后续是否存在暴力催收,审查构成敲诈勒索罪的隐患 | |||||
/ (深圳市中院公众号) | 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 | 陈某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中介、朋友圈、网络广告等方式推广放贷信息,以日利率1%、实际年化利率365%、最低借款15天的标准,经常性地向不特定女性对象发放贷款。经审计,2020年5月至9月,被告人陈某与75名女性形成借贷关系,放贷金额78.5万余元。 | 陈某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 注意审查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 | |||||
(2019)新2201刑初256号 | 哈密市人民法院 | 2013年至2018年7月期间,被告人徐**、王**使用从亲友、同事处借款246.3万元及自有资金62万元作为本金,以营利为目的,以月息千分之十五的利率向293人发放贷款,累计出借资金1280万元。 | 辩护人关于二被告人无罪的辩护意见,予以采纳。 | 注意审查利率计算方法 |
整理总结
非法放贷涉嫌诈骗罪的风险
是否通过虚假宣传等方式,诱使被害人签订实际得款金额明显低于合同金额的借款合同
非法放贷涉嫌敲诈勒索罪的风险
是否上门暴力催收等
注意助贷与放贷行为的区别
金融集团设立专业的风控、增信担保、催收,都是典型的助贷业务,即便在具体助贷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违规行为,其行为亦应当认定为违规助贷的行政违法行为,不能将其评价为非法放贷的犯罪行为
注意APR 和 IRR 利率计算方式的区别
APR:Annual Percentage Rate (贷款的实际年化)
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 (内部投资回报率)
例如,某消费金融公司贷款,期限为1年,按月还款,共12期,本金为10万元。按照还款计划,借款人在借款当期一次性支付1000元服务费,并从借款后第一个月末起,每月等额偿还8833.3元,其中本金100000/12=8333.3元,分期费(按初始贷款本金的0.5%计算)100000*0.5%=500元。上述贷款以单利计算的综合年化利率约为12.80%。以IRR方法计算的综合年化利率约为13.58%,计算过程为:
注意非法放贷行为与放贷涉嫌非法经营罪的区别
-
非法放贷行为: 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
-
升级到非法经营罪的要求:
- 超过36%的实际年利率
- 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2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1000万元以上的;
- 个人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80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400万元以上的;
- 个人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5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150人以上的;
- 造成借款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 其余升档量刑标准见 2019 年司法解释